崇州市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全市面积1090平方公里,平坝区占总面积的52%,山区占总面积的43%,丘陵区占总面积的5%。市辖25个乡镇,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主要灾害性天气为连续性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寒潮、霜冻等。近年来,暴雨、干旱、风雹等灾害性天气及其引发的局地洪涝、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发,对我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省市气象局党组和崇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崇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气象防灾减灾作为气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率、及时性,并加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力度,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立健全了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一)气象灾害防御长效机制建设全面完善
近年来,崇州市人民政府先后下发了《崇州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崇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崇州市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关于成立为农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崇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崇州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的文件,此类文件的下发,对于我市推进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部门联动有效加强
两年来,我局分别与国土局签署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联动协议》、与农发局签署了《加强崇州市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与水务局签署了《信息共享和联防联动的合作协议》、与交通局签署了《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警合作协议》、与环保局签署了《气象资源共享与环境监测联动合作协议》、与城管局签署了《信息共享和联防联动合作协议》,今年我局将继续与民政局、卫生局等部门签订合作协议,保证部门之间能够达到资源和信息共享,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三)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全面覆盖
2013年,我局在已有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上,进行积极完善和创新,目前发布手段主要有电话、QQ、微博、微信、政府网站、党政网、短信、乡镇显示屏、大喇叭、客运中心显示屏和出租车顶灯等形式。尤其是在2013年“7.8”特大暴雨过程中,我局预警信息发布实现移动、联通、电信全网覆盖,成为成都市首次实现预警信息全网发布的单位,单次发布预警信息达70万条,由于预警信息发布及时,覆盖面广,大大降低了此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全市人民防灾减灾工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全面落实
由崇州市应急办和崇州市气象局牵头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已通过崇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乡镇、街道、部门,要求各部门按照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的申报工作。同时,我局详细研究了认证方案,多次修改并完善认证细节,由崇州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组成的专家领导小组负责对申请认证部门进行资格审查。截止目前,已有三郎、怀远、鸡冠山、元通等多个乡镇向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提交了申请材料,其余乡镇正在为气象灾害认证积极准备,指挥部将在今年3月内组织专家组前往申报乡镇进行实地调查,对满足条件的乡镇颁发有效期为三年的气象灾害认证证书,并在三年后对认证合格的乡镇进行复审,条件符合时重新颁发认证证书。此项工作将于五月中旬前完成。
二、为农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效益显著
(一)全面推进气象服务站标准化建设
2011年,崇州市人民政府将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并形成长效机制,目前,全市已建立15个气象信息服务站,并做到办公环境、人员、制度等全部落实到位。此外,由我局牵头,为气象信息员进行相关专业培训并专门制作了详细规范的值班日记手册,将其投入日常值班使用。气象信息员除每天需到班到岗外,还需要在值班日记上记录每一次重要天气过程,接收到我局发布的各类气象预警信息过后第一时间向广大农户发布情况。
(二)健全涉农部门联合会商机制
近年来,我局与农发局的植保站建立健全了联合会商机制,加强对崇州市农作物产量、特色农作物等生产趋势预测、以及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等联合会商,成立农业气象灾害联合会商调查组,当发生农业气象灾害后,立即组织调查组人员开展相关调查,每年的2到3月和7到8月组织会商当年是否会发生春旱和制定农业气象灾害会商与调查计划,双方达成共识后,联合报市政府与有关部门,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三)针对性开展直通式服务
每年年初,我局业务人员都要与各农业生产部门联合开展农业调查。目前,全市已有养殖大户、农业大户、职业经理人等600余人信息被列入了我市短信服务系统,保证了气象服务信息第一时间被这类人群了解。同时制定气象“直通车”服务机制,制作每日气象服务材料并及时发送到各农业部门和农户手中。特别是在遇到重大天气过程、关键农时季节和部分地区开展农业特色活动时,及时撰写气象服务相关材料,第一时间送到各负责人手中。同时,在实地农业调查过程中,不断与各农业生产部门沟通,根据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短、中、长期预报信息以及各类灾害天气预警信息,指导农户趋利避害地进行农业生产,为减少农业损失、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崇州市杞泉镇建华红提基地作为气象服务的最大受益者,我们针对此专门开展相关课题《崇州红提气候适应性及优质栽培农业气象实用技术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对基地2013年的红提高产、优质、增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特别是7月8日的特大暴雨提前准确、及时的预报和后期的气象服务减少损失100多万元。
(四)深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在遇到重要天气过程时,针对我市的特色农业和规模农业,在组织人员进行了农业调查过后,及时撰写相关材料,第一时间将气象服务材料送到农户手中,为农户趋利避害地进行农业生产提供了依据。以桤泉镇每年10月开展的“红提采摘节”为例,我局在此类活动开展的同时,都会联合农发局和活动举办方的负责人,制作专题气象预报,并开展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为此类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由于服务材料信息准确,发送面广,内容丰富,特色为农气象服务专题预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在长期的为农气象服务工作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也认识到工作当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崇州局会一如既往地在“两个体系”工作当中继续努力探索,不骄不躁,认真分析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创新,为崇州农业发展贡献气象人的一份力量。(文/周林、刘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