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四川 > 四川首页

雷电

【字体:   2014-06-03 16:01:53   来源: 中国天气网  

雷电是在强对流天气下产生的一种大气光电现象。云中、云间或云地间不同电荷相互吸引而发生放电时所伴随的强雷闪光称为闪电,而沿着闪电通道迅速膨胀的气体所爆发出来的声音就是人们所说的打雷。

长期以来,雷电一直以直击雷的形式给人类及地球上的生物以及人类文明带来灾难性的打击。雷电灾害已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被中国电工委员会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雷电产生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使其能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常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击毁建筑物、供配电系统、通信设备、引起森林火灾,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断、仓储、炼油厂、油田等燃烧甚至爆炸,危害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对航空航天等运载工具也威胁很大。

据统计,闪电的受害者有2/3以上是在户外受到袭击。他们每3个人中有两个幸存。在闪电击死的人中,85%是女性,年龄大都在10岁至35岁之间。死者以在树下避雷雨的最多。

中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跟地理位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雷电灾害在中国也有不少,最为严重的是广东省以南的地区,东莞、深圳、惠州一带的雷电自然灾害已经达到世界之最,这些地方也是因为大气层位置比较偏低所造成的影响。广东东莞雷电灾害严重,雷电所带来的经济亏损在夏季5-8月之间,东莞当季的GDP比例亏损度接近6%,上千万的经济亏损,也是一大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发区域。多起雷电伤人事件在东莞地区每年都会发生,达到了全世界雷击人事件最频繁,最多的地区。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雷电受灾重区之一。

建筑物防御现代防雷技术原则强调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层层设防,把防雷看做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有以下五个防雷措施:

1、搭接,或称为均衡连接、等电位连接。就是把各种金属物用粗的铜导线焊接起来,或者把它们直接焊接起来,以保证等电位。等电位连接是防雷措施中极为关键的一项。完善的等电位连接,还可以消除因地电压骤然升高而产生的“反击”现象,这在微波站天线塔遭遇到雷击后是常常遇到的。

2、传导,即避雷针装置。避雷针就是一个接地的金属装置,高端比建筑物顶端更高,吸引闪电,把闪电的强大电流传导到大地中去,从而防止闪电电流经过建筑物。避雷针虽然能保护建筑物,但引导入地的导线流有巨大电流,会产生电磁场,也可以损害设备,所以该措施必须与其他防雷措施廉静儿起来,才是完全之策。

3、分流。把凡是从室外来的导线(包括电力电源线、电话线、信号或者这类电缆的金属外套等)都要并联一种避雷器至接地线。不仅入户处,在每个需要作防雷保护的一起设备的机壳处都要装。作用是把沿着导线传入的雷电波在避雷器处经避雷器分流入地,也就是类似把雷击电流的所有入侵道路堵截,而且不是一级堵截,可以多节堵截。

4、接地。前面三个措施,都涉及到闪电能量泻放入地,所以接地是前三个措施的基础,接地的妥当与否,成为历来防雷技术中特别受重视的项目。它又是最费工、费钱、费力的防雷措施,是防雷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5、屏蔽。就是用金属网、箔、壳、管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从屋里上说,就是把闪电的脉冲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阻隔起来,力求无缝隙可钻。各种屏蔽都必须妥善接地。以上这五项措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防卫体系,全面措施才能达到万无一失的效果。

日常雷电防御除对建筑物等固定地方的防护外,人类自身的防护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常预防雷电的措施有以下方面:

1、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机。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或活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如遇雷电应立即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的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10、不宜进入无防雷设施的临时棚户、岗亭或低矮建筑。

11、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编辑: 中国天气网四川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四川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